台灣拒絕急救有效嗎?病主法規定、半年內狀況與急診實務一次看懂
簽了拒絕急救,真的就不會被救嗎?
在台灣,許多民眾會疑惑:「我簽了拒絕急救,同意書上也載明不施行CPR,那送醫後醫護人員是否會尊重我的選擇?」
事實上,即便完成相關文件,急診現場的確仍可能出現「先救再說」的情形。
這篇文章將依據最新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、實務操作及醫療人員處理流程,完整解析拒絕急救在台灣的真實運作,並說明所謂「半年內是否變更意願」的判斷依據。
拒絕急救的法律依據:病主法與預立醫療決定
什麼是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?
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(簡稱病主法)於2019年正式實施,是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善終選擇的法律,讓病人在意識清楚時提前規劃人生最後階段的醫療方式。
適用對象為:
預立醫療決定(AD)涵蓋哪些治療?
拒絕項目 | 說明 |
心肺復甦術(CPR) | 包含電擊、胸外按壓、氣管插管等措施 |
插管與維生系統 | 包含呼吸器、鼻胃管、導尿管等 |
無效延命治療 | 維生但無法逆轉疾病之治療 |
人工營養與水分 | 包含點滴與鼻胃管灌食 |
📋 完成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程序的 4 個步驟
安排預立醫療照護諮商(ACP)
與合格的醫療機構預約 ACP 諮商,由專業人員說明相關醫療選擇。
⬇️
進行醫療諮詢與確認意願
由醫師、社工等與病人討論並確認是否要拒絕急救、插管、延命等。
⬇️
簽署預立醫療決定(AD)
病人親簽 AD 文件,明確表達自己的醫療選擇與拒絕範圍。
⬇️
登錄資料至健保 IC 卡與中央資料庫
醫院會將簽署結果上傳至健保系統,必要時醫護人員能即時查詢。
延伸閱讀》安樂死與預立醫療:提早準備,給自己與家人的安心
簽了拒絕急救,還會被急救嗎?實務現場的三種情境
未攜帶文件或查不到AD資料
即便病人簽署了AD,如果在送醫時:
- 未攜帶健保卡或身分證
- 醫療系統無法查閱 AD 登錄資料
- 無家屬可即時提供文件
醫護人員依法仍會啟動緊急救命程序。
醫療單位「以半年內狀況為準」?
「半年內是否改變意願」並不是病主法的明文規定,但在實務上,若:
- 病人半年內曾表達其他想法
- 或接受過矛盾治療(如同意插管)
- 家屬現場表示病人最近有改變想法
醫療團隊可能會「暫緩執行AD」,以避免法律與道德風險。
「先救再評估」仍是主流做法
台灣醫療現場常見「先救治、後確認」的處理方式,尤其在:
- 無法即時確認病人身分時
- 無法聯絡家屬的情況下
- 救護車送醫途中
即便有AD紀錄,仍可能會執行插管與CPR等急救措施。
延伸閱讀》病主法與安樂死的差異:保障病人自主權的現實與挑戰
怎麼讓「拒絕急救」真正生效?
確保文件完成並合法登錄
項目 | 說明 |
ACP諮商 | 與醫師、社工完成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|
AD簽署 | 當場簽署醫療決定表格並確認治療選擇 |
健保卡登錄 | 醫療院所上傳資料至健保系統 |
醫療機構備查 | 家屬應知情,必要時能提供紙本或影本文件 |
指定醫療代理人,避免爭議
- 若擔心家屬臨場無法配合,可在ACP諮商時指定「醫療代理人」
- 醫療代理人有權在緊急時代表病人做出醫療選擇
- 減少家屬臨時反悔造成的執行困難
隨身攜帶文件/設置緊急聯絡卡
- 建議攜帶AD影本放置錢包、手機背夾
- 可製作「我已完成病主法AD」緊急卡
- 掃描 QR code 或留下聯絡人,讓第一線人員能快速查證
延伸閱讀》病房抉擇:延續生命是孝順還是苦難?該如何面對善終議題
常見問題懶人包 Q&A
Q1:只簽署放棄急救聲明書,有法律效力嗎?
A:沒有。 只有依病主法完成 ACP 與 AD 的簽署與登錄,才具法律效力。
Q2:如果我改變心意,還能取消AD嗎?
A:可以。 可隨時至原醫療院所申請撤銷或修訂。
Q3:病主法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有什麼不同?
項目 | 病主法 | 安寧緩和條例 |
適用族群 | 所有人 | 僅限末期病人 |
適用時間 | 發病前也可生效 | 僅限末期臨床判定後 |
拒絕治療內容 | 更完整、含人工營養 | 以拒絕急救為主 |
善終的選擇,應被尊重也需被理解
「拒絕急救」不是放棄生命,而是選擇有尊嚴地告別。
如果你希望未來的某一天能平靜離開、避免無效醫療帶來的痛苦,必須提早規劃。
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的誕生,讓台灣的善終制度更具人性與尊重,然而要真正落實這份選擇,仍仰賴病人、家屬與醫療團隊之間的充分理解與信任。
讓我們一起認識病主法,了解預立醫療決定的流程,為未來做好準備,也為摯愛的家人預留一份溫柔與尊嚴。
關於瑞士安樂死諮詢服務團隊
瑞士安樂死諮詢服務團隊,是全台唯一提供免費瑞士安樂死諮詢的機構,致力於協助每位申請者在面對生命終點時,掌握選擇的權利,擁有尊嚴與安心。
我們提供:
- 專業、貼心的 一對一諮詢服務
- 協助了解 瑞士合法安樂死機構申請流程
- 保障流程中的 效率、隱私與心理支持
隨著社會觀念逐漸開放,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在生命的最後階段,避免長期痛苦與失去尊嚴的生活。
我們的使命,是讓每一位正在面對困境的人,都能找到平靜與勇氣,活在當下,從容面對人生每一個階段的轉彎。
📩 歡迎聯絡我們,了解更多資訊,一起為未來做好準備。
延伸閱讀》全台唯一》【瑞士安樂死諮詢服務團隊】善終圓滿人生
聯絡資訊
官網 | 瑞士安樂死諮詢服務團隊 |
營業時間 | 平日09:00-17:00 |
地址 | 新竹縣竹北市自強七街33號5樓 (近新竹高鐵站) |
預約電話 | 0903-087-292 |
信箱 | TEDSA.org.tw@gmail.com |
官方LINE預約 | 官方line點我 ID搜尋 yahabc2018 掃描QR CODE |
FB | FB官方專頁 |
IG | IG官方專頁 |
※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,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